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25年8月8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举办“尽责护南沙生态武汉线下配资公司,同心筑美丽家园”增殖放流活动,活动共放流黄鳍鲷、黑鲷、花鲈、鲻、刀额新对虾、波纹巴非蛤等6类苗种共计428万尾,更首次在广州海域放流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黄唇鱼1320尾,旨在补充珠江口黄唇鱼野外种群保有量,开展挽救“国宝鱼”的系列活动。
黄唇鱼核心栖息地主要在广东珠江口(东莞、香港水域)、福建闽江口至泉州湾、浙江杭州湾及舟山海域。而广州南沙珠江口是黄唇鱼核心栖息地之一。作为中国海洋生态的旗舰物种,其存续关乎河口生物多样性健康。今年来,南沙区已在黄唇鱼人工繁育上取得突破,共繁育黄唇鱼鱼苗3000多尾,但苗种野外存活率、栖息地修复仍是关键挑战。未来需持续强化黄唇鱼的保护区管理、打击非法贸易,并通过公众教育减少消费需求。唯有科学保护与生态治理协同推进,这一“海洋黄金”方有望摆脱灭绝危机。
自2006年开始,南沙区已连续19年组织举办公益性增殖放流与涉渔工程生态补偿性增殖放流活动,共举办增殖放流活动近30次,放流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9100多万尾,有效地改善珠江河口渔业资源的种群结构,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南沙区严格落实南海伏季休渔制度,现有在册海洋渔船295艘,应休渔船271艘已全部归港休渔。今年6月,南沙集中销毁涉渔“三无”船舶87艘,有效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保护了辖区海洋渔业资源。
本次活动由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国际通用码头有限公司主办武汉线下配资公司,市、区两级各职能部门、区属国企、国际通用码头项目参建方及社会各界代表共百余人参与。
加杠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