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 王鑫】8月8日至12日股票配资门户网,为期5天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
在8月9日上午举行的大会主论坛“产业发展”篇章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以“人形机器人发展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
徐晓兰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机器人“进化”的高阶形态,在生产制造、家政服务、仓储物流、应急救援、教育医疗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将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
“人形机器人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她举例称,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赋予其智能决策能力,轻质合金等新材料提升其灵活性,精密制造工艺塑造其类人形态。
因此,跨学科融合催生了全新技术范式,人形机器人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理想载体,具备高市场潜力、高经济价值、高带动作用,被业界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产品,也将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她表示,人形机器人凭借与人类相似的功能结构和作业能力,能够快速适配当前为人设计的各类场景和工具,深度融入生产环节,在无需颠覆性改造现有产线的情况下实现高效部署,显著降低智能化改造门槛。
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还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压力的重要保障。
徐晓兰认为,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度仿人的肢体操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可大规模应用于制造业装配、餐饮服务、物流分拣等低技能劳动密集型岗位,有效填补劳动力短缺造成的产能缺口。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已经迈入‘技术突破——资本涌入——场景落地’的加速期。”她表示。
据介绍,中国电子学会还组织遴选出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应用场景:工业通用操作——上下料与转移搬运;汽车制造——分拣配料;3C制造——物料质检;船舶制造——打磨抛光;石油化工——产线巡检;电力生产——电站操作;安全应急——灾害应对与安全救助;商业服务——导览迎宾与服务交互;家居服务——生活协助、陪伴及日常照料;农业生产——田间精细作业。这些场景不仅贴合技术发展趋势,更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效率与提高生活质量,覆盖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民生保障、特种领域等多个维度。
如在工业领域,此前,低精度、轻质小型物料搬运环节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效率有限。而人形机器人可应用在通用操作的上下料与转移搬运场景,优化移动路径与抓取效率,实现7×24小时稳定作业,显著提升生产线流畅性和物流流转效率。
在家居服务领域,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护理人员短缺,此外,家庭中还普遍存在儿童陪伴、居家清洁、日常辅助等需求。可以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在生活协助、陪伴及日常照料场景,实现监测并响应突发情况,承担重复性事务。
“人形机器人正凭借其独特优势,为各行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引领开启人机协同的新时代,这十大应用场景正是人形机器人在新时代浪潮中施展拳脚的重要舞台。”徐晓兰表示。
在主旨报告最后,徐晓兰还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出倡议:推行全球机器人安全认证标识制度,打造机器人协同治理国际平台、筑牢“机器人向善”的伦理根基,搭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架构。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不是单一国家的‘独奏’,而是全球协同的‘交响乐’,让我们以伦理为灯塔、以技术为纽带、以安全为底线、以法治为保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守护地球家园的重要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科技动能。”徐晓兰说。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股票配资门户网
加杠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